新聞報導 - 楊緒東專欄 | |
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 | |
2008/07/23, Wednesday | |
前言: 阿九崇拜胡錦濤,就要學學周恩來如何治國,台灣國不成國,遇到阿九更是混亂。到底台灣要不要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?阿扁把台灣人帶去建立完整美麗的民主國家,主軸清清楚楚,而阿九呢? 周恩來深諳伴君如伴虎的老二哲學,能夠以委個人之曲,求國家之全的氣度,於毛澤東紅潮洶湧翻滾,度過種種危機。保住毛澤東的王座,亦護佑許多黨國人材,值得阿九來參考。觀台灣阿九亦有老二哲學的作法,但是現在勉強成為老大,就有些「侏儒治國」的慘相。 凡吾台灣國鄉親學學周恩來的行事風格,對於民主建國的爭執,就不會群雄爭逐,落得一無是處。有人會問台灣建國的老大在何方?說起此人就在眼前,您自己就是老大,而老大能夠多學習老二行事,才能夠找到人人當事的民主主人翁,民主國度人人平等的觀念方能落實。 現在阿九當紅,為了鞏固領導核心只肥樁腳,中央到地方假公濟私,阿扁時代過去了,台灣人又回到中國黨黨國體制的一黨專政,台灣人能不憤然以對嗎? 發 生在戰國時期的一則故事更能說明古人對人才寶貴的認識,據說齊威王與魏惠王在一次圍獵中發生了一場爭論。魏王問齊王:「齊國有寶貝嗎?」齊王回答說:「沒 有啊!」魏王說:「我國國土雖小,卻有直徑一寸大的珍珠十顆,每顆可照亮車前車後的車輛12輛。齊國是大國,就沒有珍寶嗎?」 齊王說:「我 認定的珍寶的概念與你的不一樣。我有個大臣叫檀子,派他守南城,楚國人不敢入侵;我有個大臣叫盼子,派他守官塘,趙國人就不敢到黃河來打漁;我有個官吏叫 黔夫,派他守徐州,燕國人對著徐州北門祭祀求祐;我有個臣子叫種首,叫他防盜防賊,百姓可以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,像這樣的『珍寶』,其光澤可遠照千里,何 止照亮12輛車子呢?」魏王滿臉通紅,無言以對。 現代資本主義的精明企業家「貴人才」,也是資本主義激烈競爭所使然。他們對待人才,有一個共同的、最高的原則,那就是要「為我所用」-或為「家天下」,或為一己之私利。 在他們眼裡,人才是工具,是得心應手的好工具,就像一件威力強大的武器,一部高效能的機器設備一樣,因此,他們「貴人才」,說白了,就是「貴工具」、「貴利器」,說到底則是「貴我」。 要在大中國主義中生存很難,總會做違心之行,於中國共產黨草創的時代,亦有反當時國民黨腐敗的官僚制度,當時的周恩來身為當朝的執行長須得放手一搏。 1961 年6月19日,在一次文藝工作會議上,聶榮臻請周恩來談談所謂「白專道路」問題。周恩來講了一段極為精彩的話,他說:「有個外科醫生,開刀開得很好,治好 了很多病人,只是政治上不大開展,因此就說他是『白專道路』,豈不是荒謬?再如有一個人專心致志為社會主義服務,政治上懂得少一些,但是兩年把導彈搞出來 了,對國家很有貢獻;另外一個人,天天談政治,搞了五年也沒有把導彈搞出來,你投票贊成哪一個人?我投票贊成第一個人,第二個人只好請他去當政治教員,他 不能在導彈部門工作,他只能在導彈部門『搗蛋』。」 1960年周恩來出訪亞洲六國,陳毅作為他的主要助手隨行,訪問中周恩來非常重視發揮陳毅的作用,有些場合常請陳毅代表他出席講話。陳毅的講話常常博得陣陣熱烈掌聲,但有時為了講話放得開、講得透,有說得過頭的地方。 每逢這種情況,周恩來總是笑著對代表團的同志說:「不要只看到陳毅講話個別地方有點過頭,要看到陳毅通篇講話講得深,講的透澈,能抓住聽眾的思想情緒,產生深遠的效果。這是主要的,也是我所不及的。」 周恩來「求賢不求全」,還突出地表現在他對賢者,能赦小過,不記前隙,即使是對待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,他也能以其博大的胸懷,感召之,任用之。 古 今往來,大凡在事業上頗有成就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在用人問題上都是頗能注意求賢不求全的,尤其是對賢者,能赦小過,不記前隙。齊桓公任用曾經反對過他的管 仲的事早已傳為美談。朱元璋更明白地說:「吾當以投誠為誠,不以前過為過。」對於原是元朝的官員、將士,都能不究既往真誠相待。 大凡真正有才幹的人,都有自知之明,深知自己的弱點、缺點和錯誤,他們怎敢投入到你的門下呢?相反,容得人家有弱點、缺點和過錯,表明你真誠待人、真誠用人,自然能贏得人心。人心歸之,賢才就會趨之若鶩。 這裡還有一層道理,那就是不僅有才能的人也會有弱點、缺點和過錯,而且常常是一個有突出才能的人,其弱點或缺點也很突出。容不得弱點和缺點,也就得不到有突出才能的人了。因為有短處,就否認長處,不僅與理不合、與情不合,也不是促人奮進之舉。 現代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在其名著《有效的管理者》一書中寫道:「倘若所用的人沒有短處,其結果至多只是一個平凡的組織。所謂『樣樣都是』,必然一無是處。才幹越高的人,其缺點也往往越明顯。有高峰必有深谷,誰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。」 所謂「疾風知勁草,板蕩識忠臣」確實如此,這種人能克服困頓,在台灣的政壇中少之又少,中國黨培養之人的人材,養大多數是奴才與西瓜效應的蠢才。 台灣國的子民受大中國沙文教育的影響,養成華人血統與大男人沙豬思想,不但學會牽制女性的自由空間,也容易蛻變為中國式奴隸,阿九之能勝選也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無法冷靜思考,缺乏自主辨識能力之故。 2008要領導群眾運動,不必要父權人物似的領袖來發起,須由網路簡訊方式,由各民間社團自由串連聚集,自然而然推舉領導人,不做作,不為誰所控制,這種真正的活潑群眾運動乃是民主當家的理想街頭運動,乃是民主當家的自然行運動。 為 時勢所逼的領導者,不可以為自己的政治前途鋪路,適時功成身退,未來e世代的政治選舉活動,則是公平競爭的場面,受肯定,自然成局。到在還有許多非中國黨 而自稱台灣國社團負責人,具有參政野心,想運作反馬情緒,稍一不慎會被鄉親嫌棄,凡真正為台灣作事,就不考慮政治前途,行使不須做作的單純抗議,做能做到 的範圍,肯犧牲肯流血流汗,無私為台灣去拼命就對了。 最近幾個台灣國社團為莊國榮出來講話抗議,不為什麼只為公義,就是行基督大義,作護台菩薩之事,因為這些行為無任何政治利益可圖。周恩來時代,中共政權不穩定,周恩來如何謹慎留置人材,值得參考。 1922年10月的一天,兩位陌生人敲開了周恩來在柏林康德大街寓所的門。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自我介紹說: 「我叫朱德,字玉階,四川儀隴人,是來找共產黨的。」接著朱德以坦率的軍人性格,講述了自己走過的坎坷道路。 1909 年,朱德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「同盟會」,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。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袁世凱篡奪後,他又參加了蔡鍔領導的反袁護國軍,並擔任旅長。 1921年他任昆明陸軍憲兵司令和警察廳廳長。他親眼看到趕走了一個軍閥,又來了另一個軍閥,人民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,他彷徨,他苦悶。 苦 悶中,他閱讀了許多馬克思主義書籍和十月革命的理論,希望之光在他心中升起。他拒絕了四川軍閥提任他當師長的邀請,毅然到上海、北京等地,尋找中國共產 黨,好不容易找到了當時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陳獨秀,沒想到陳獨秀冷冷地拒絕了他:「像你這樣行伍出身的軍人,沒有資格革命。」但是,他沒有灰心,決定奔往 歐洲,奔往馬克思的故鄉,尋找革命組織。 聽著朱德的陳述,周恩來被深深地感動了:像朱德這樣一個有身份、有地位、有才幹的軍人,竟然拋棄玉 堂金馬、高官厚祿,滿懷救國救民之志,投奔剛剛成立不久、尚無立錐之地的中國共產黨,幾經波折,矢志不渝。這樣的人才不要,要誰?黨有這樣的人才,是民族 之大幸,人民之大幸,周恩來毫不猶豫地介紹朱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 大 凡一個人才,在未獲得充分發揮其才幹的條件和環境之前,總是會在一定的條件下程度不同地顯露其才能,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,如果缺少這種條件,他會尋找和創 造條件表現自己。因此仔細的觀察和調查一個人各種情況下的表現,就有可能識別其是不是人才,再深一層看,一個人的才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,更不是先天固有 的,而是經過後天的教育和實踐的鍛鍊才產生並不斷的發展的。 周 恩來識人、選人,不僅考慮到當前的需要,而且考慮到未來長遠發展的需要。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,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,也不具備獨立地領導 革命武裝鬥爭的現實條件。就在這種情況下,周恩來憑藉他的遠見卓識,著手為未來的軍事鬥爭的需要識別、聚集人才,像朱德、劉伯承、賀龍、葉挺等中共著名將 領都是在這一時期,由周恩來引荐到中共陣營的。 用人要用長處,越無用之人越能得到長官的喜愛,乃因為能力太差,為保住地位,就以「中國式的肉麻捧賄之能事,此等人比垃圾還垃圾」,阿九執政以來台灣的馬屁文化發揚光大真是可惡。 看看當時的周恩來如何用人,他的垃圾絕非現在的馬屁人渣。 任何人,不論職務高低,資歷深淺,都各有所長,善於用人所長,那麼一切人都是才。反之,即使是才,也會被當作平庸之輩而棄之不用。 管 理學有一句名言:「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人才。」俄國作家克雷洛夫寫過一則寓言,這則寓言說,一個人刮鬍子,怕剃刀太鋒利傷臉,棄之不用,找來一把鈍鐮刀 刮,結果鬍子沒刮乾淨,卻落得個滿臉傷痕,血跡斑斑。克雷洛夫在講了這則寓言故事後議論說,我看好多人也是用這種觀點去看待人才的,他們不使用真正有價值 的人,卻用了一幫糊塗蟲。 人要盡其才,首先要得其位,但得其位,也不見得人人都能盡其才。一個人有十分才,若給他七分活,他就不能盡其才。所以,人盡其才還有一個量的要求,那就是要合理地壓擔子,使他在這個崗位上,要經過努力才能勝任。 土光敏夫說:「出人才的部門,常常是工作多而人手少的地方。這樣,由於每個人的工作負荷加大了,不得不幹著略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,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必須自己去克服困難,經受磨練的環境,正是這種環境,真正能造就出人才來。」周恩來也深知這一點。 1950 年,地質部成立。冒著生命危險,衝破重重困難,毅然回國的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被任命為地質部長。那麼,誰來做副手呢?1952年8月,周恩來親自點將:何 長工!「他有那麼一股子闖勁」,而何長工聞知大驚,他在戰爭中腿受了重傷。「讓我爬山,不是開玩笑吧?我是個跛子啊!」但周恩來沒有看錯,這個擔子壓給 他,他擔得起。何長工與李四光後來果然成為地質部的堅強雙壁。 常言道:「人無壓力一身輕,肩上有擔快步行」。給部屬合理壓擔子,可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進取心,使他們不滿足於現有的工作量、工作標準和工作成績,去進行不懈的奮鬥 周恩來用人,善於根據人才的不同能級,把他們放在不同的崗位上。特別是那些天下奇才、大才,只要他看準了,總是千方百計地委以重任,使之做出更大的貢獻。 1972年,在「文化大革命」中被打倒的鄧小平,重返政治舞台後,大刀闊斧,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使危難中的中國大陸呈現了新的轉機。周恩來深知,鄧小平雄才大略、治國有方,年富力強,必須給他更重的擔子。 1974年4月10日,鄧小平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的身份,出現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的講台上。鄧小平出席聯大,是經過周恩來的精心安排的,他要鄧小平不僅在國內提高聲望,也要在國際上提高知名度,以便與張春橋抗衡。 鄧小平沒有辜負周恩來的囑託。他面對各國代表,侃侃而論毛澤東割分「三個世界」的見解,團結了第三世界的國家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廣大人民,獲得了巨大的成功。 鄧小平的非凡才華,出色的工作,贏得了毛澤東的賞識和信任。在周恩來等人的一再推薦下,1974年10月14日,毛澤東正式提出,建議鄧小平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。 (未完待續……) 延伸閱讀: |
2008-07-24
周恩來—老二哲學探討.評周恩來的管理藝術(1)
2008-07-22
【活動預告】2008/8/10鄭新助成立挺扁大會--還阿扁公道
作者 鄭新助服務處 | |
2008/07/22, Tuesday | |
活動日期:2008年8月10日〈星期日〉 活動時間:15:00-17:00 活動地點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前廣場〈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〉 活動現場:禮聘政論名嘴,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。 主辦單位:鄭新助服務處〈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456號〉 聯絡電話:07-3858588 鄭先生 交通資訊: http://www.nstm.gov.tw/introduction/01_04_1.asp 延伸閱讀:
|
2008-07-21
台灣人的聲音在哪裡?
歷史中台灣人從來沒有聲音
台灣的國家地位會深陷當前的困境,其實在歷史中都有跡可循。最主要的因素,卻甚少被提及和討論,就是——台灣人的聲音,從來沒有被聽見。因為台灣人沒有聲音、沒有主張,所以在外來勢力主導下,我們就成為被整批販售的「貨品」,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。
歷經荷、西、明鄭外來統治後,日清戰後的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中,台灣第一次被清朝賣掉,割讓給日本。那時候,台灣人沒有聲音。台灣人民開始接受日本統治長達五十年。
二 次大戰日本戰敗,簽訂舊金山和約宣布放棄台灣。戰勝國同盟的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將軍,負責處理戰後亞洲,責成蔣介石暫時接管台灣。蔣介石當時在中國大陸被毛 澤東打得潰不成軍,遂將中華民國政府和軍隊撤退來台,以託管和遷佔者姿態佔領台灣(不是光復台灣)。然後,台灣人在國民黨的戒嚴法和白色恐怖統治下,完全 失去自由和人權長達四十年。
二次戰後,台灣被美國賣給(託管)蔣介石。那時候,民族自決的獨立風潮已經席捲全世界,然而,台灣人還是沒有聲音。
一 九七二年,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季辛吉的安排下訪問中國,旋即簽下攸關台灣前途的「上海公報」。美國聲明:「我們認識到,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只有 一個,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。美國對此一立場不提出異議。…」那時候的蔣介石認為,他的國民黨是中國的合法政府,國民黨終究會回到大陸取得政權,並繼續佔有 台灣。所以他對此聲明也沒有異議,和毛澤東的立場是一致的。當時,台灣人就像失聲畫眉,被國民黨的恐怖統治恫嚇得失去了聲音。
然後,一九七 八年卡特總統跟進,一九八二年雷根總統再跟進,先後簽訂了兩個美中聯合公報,內容與上述大致雷同。一九七九年,美國國會通過「台灣關係法」,以「國內法」 效力稍稍補強「美國對台灣的防衛責任」。從此確立了美國的台海政策基調,一直沿用至今,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敢輕易更動。
請注意,這其中暗藏了一個玄機:為什麼美國可以公然把台灣的主權拿來和中國交涉?難道美國自認為對台灣主權有裁決權?為什麼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不敢吭一聲?更遺憾的是,當時的台灣人在戒嚴統治下,完全沒有聲音。
台灣的明天是什麼?
公元二○○○年民進黨贏得執政。八年間,台灣人認同由卅六%成長至七十%。台灣人當家作主的聲音就像暮鼓晨鐘,敲響了百年孤寂的渴望。黑暗中的一絲光線,讓我們誤以為建國夢想已然觸手可及。
然 而,沒有重回歷史原點的執政終究是脆弱的。沒有釐清歷史真相、沒有勇氣處理轉型正義的政權,注定會被消費社會的消費邏輯給消費掉。國民黨的金錢優勢本來就 在消費社會中佔盡便宜,民進黨的相對優勢在哪裡?難道不是歷史記憶嗎?一個沒有方法論去處理歷史真相的政權,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,怎麼可能建立一個正 常國家?
今年三月,國民黨重新拿回政權。馬英九的政策開始大轉彎,積極去台灣化並向中國傾斜,引起台灣人民極度的不安。這股焦慮的狂潮,從 島內席捲到海外台灣人社團。數百萬的台灣人都在問一句話:「馬英九會不會把台灣賣掉?」甚至美日等國際政治觀察家也在問:「台灣的明天是什麼?會不會變成 香港第二?」現在,這個問題已經回到台灣人民的身上。我們必須問自己:「我們要什麼?台灣人的聲音在哪裡?」
歷史又來到關鍵的時刻。阮銘教 授這樣寫著:「歷史的選擇往往不只一種可能。當歷史機會來臨時,不同的選擇方向,可以導致截然不同的歷史結局。」美國民權領袖金恩博士也曾說:「歷史是一 種抉擇。」當黑人在巴士事件中,決定起來反抗白人政府時,那一刻,他們的自主聲音和奮鬥意志,就決定了歷史的方向。美國黑人的勝利,是勇敢的歷史抉擇。他 們的聲音,終於被聽見;他們的命運,也因為抉擇而改變。
做一個有聲音的民族
這一次,台灣人要不要發出聲音,來阻止馬政權所造成可能無法逆轉的危機?這一次,台灣人若不發出聲音,歷史會不會重演,台灣再一次被出賣掉?所有的焦慮,最後都導向一個疑問:「什麼時候要走上街頭抗議?」
人民的怒火已然快要沸騰,民進黨的領導菁英還在盤算:是不是要做一個溫和理性的忠誠反對黨?是不是提出政策批判就夠了?民間社團也陷入猶豫:要不要帶領人民走上街頭?還是要等民進黨發號施令?若民進黨不動,是不是繼續坐著等待?
任何重大事情都是有風險的。沒有人能夠確定「什麼時機是最適當的時機」。我只知道一點:行為只有在行動時才進行思考。如果我們沒有行動,如果台灣人沒有聲音,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事情往「已經預知的最壞方向前進」,而我們依然束手無策。
做點什麼吧,台灣人。趁著失去聲音前,趕快發出刺耳的聲音吧。讓全世界聽見:台灣人民反對馬英九政權的親中政策!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!
做一個「有聲音的民族」,不要做沉默的待宰羔羊。
人,因為有夢想而偉大。而我認為,做為一個台灣人最偉大的夢想,就是——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,建立一個名叫「台灣」的國家!這樣的聲音,這樣發自內心最渴望的聲音,總有一天,我們要讓全世界都聽見!
(作者王美琇為北社副社長)
轉貼自由電子報 :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jul/20/today-p3.htm
2008-07-19
【預告】建國學院講座:看南韓如何落實轉型正義-朱立熙老師
新聞報導 - 大地之聲 海洋之聲 護台聯盟 | |
作者 海洋建國學院 | |
2008/07/19, Saturday | |
南韓光州518事件,韓國人的歷史導正與清算過去能夠如此徹底…… 講者:韓國問題專家、前華視副總經理 朱立熙老師 講座內容 引言人 主辦單位 http://www.taiwantt.org.tw/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view&id=243&Itemid=57 |
2008-07-18
「228小水牛」兒童繪本贈閱
作者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 | |
台灣第一本有關228事件的兒童繪本故事書「228小水牛」,目前推廣贈閱中。 索取辦法: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 | |
|